根据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制度的要求,现将我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如下:
一、强化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机制
局党组书记和局长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带头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6+3”工作安排,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将法治思维融入到交通运输中心工作。局党组每季度开展中心组学法,不定期组织专题学法,定期听取我局法治政府建设以及行政复议应诉、普法工作情况,研究部署我局法治政府部门建设工作重点,制定我局法治工作要点并组织贯彻实施,不断完善我局法治政府建设机制。
二、强化法治规范化建设,加强行政执法培训考核
一是进一步完善行政执法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定期通报相关工作情况。进一步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有效衔接,建立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息化监管为支撑、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交通运输新型监管体系,推进信用交通建设。2024年公示行政许可事项8331宗、行政检查244宗、行政征收5宗、行政处罚1884宗。
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定法制审核工作机制。2024年共完成法制审核586宗,其中含政策文件合法性审查4宗、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核228宗,对重大行政决策、规范性文件、重大行政执法案件、合同采购等事项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法治监督支持。开展公平竞争审查64项,其中政策措施公平竞争审查3项,采购项目公平竞争审查61项,对涉嫌违反公平竞争规定的及时予以纠正。开展《江门市桥梁桥下空间合理利用管理办法》《关于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相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立规工作,指导《江门市“百千万工程”公路水运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合规管理工作指引》的编制工作,依法提高行政决策水平。
三是进一步加强行政执法业务知识培训考核。制定我局工作人员应知应会法律法规规章清单、年度学法计划、普法工作要点等。建立我局行政执法人员业务培训登记卡,全流程跟踪我局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学习情况。先后组织开展行政执法培训、民法典培训、交通运输业务法律法规培训等队伍集中轮训6场次,400余人次参与。在局执法队伍中开展执法技能培训考核6场次,培训327人次,考核105人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交通运输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技能大比武”,共八支交通运输执法队伍96人次参加。持续开展“律师面对面”活动,邀请法律顾问每周定期“坐诊”执法办事大厅,为规范执法、依法执法及时提供指引,今年来现场解答法律事项累计150余项。
四是依法履行行政复议和应诉职责。今年以来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6宗,其中1宗由复议机关维持我局行政决定,其余5宗均在普法释法后由当事人撤回申请;办理行政诉讼案件2宗,均已按规定应诉,其中1宗当事人撤回上诉(原一审判决我局胜诉),另一宗由法院裁定驳回原告起诉。
三、强化执法监督,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常态化监督,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制定《2024年江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监督工作实施方案》,结合行政执法不规范专项整治,通过明查、暗访等方式,加强对所辖各级交通运输综合执法部门的执法监督检查。2024年共开展执法监督检查16次,发出执法督导提醒函5份。开展本系统案卷评查工作,抽查案卷422宗,查找和发现行政执法案卷存在的共性问题和薄弱环节,推动类案问题解决;创新监督方式,充分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系统对各级执法部门的行政执法案件开展线上监督抽查。
二是开展专项整治,维护运输市场秩序。制定《2024年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要点》,加强执法统筹,有序开展各项执法工作。加强行政执法协作,结合实际与公安、航道、水利等相关部门加强沟通联动,建立完善行政执法协作机制。围绕重要节假日和重点领域、重点区域,深入开展道路交通整治“春雷”行动、治超百日攻坚、站场周边交通营运及治安秩序整治、机动车维修行业和驾驶员培训机构整治、道路运输非法营运治理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交通运输违法违规行为。今年以来,全市交通运输部门共出动执法人员19866人次,查处交通运输违法案件9440宗,其中道路运政案件1686宗,公路路政案件7744 宗,港航行政案件10宗。
三是创新执法模式,营造良好法治交通环境。积极推行包容审慎监管,建立对企业的容错纠错机制,全面推行“说理式”执法,开展“首违不罚”“轻违免罚”柔性执法模式。今年以来,全市累计作出首违免罚129宗,轻微不罚182宗。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治超非现场监测点、重点车辆稽查布控系统等科技手段,加强研判分析,提升精准执法效能。2024年,全市共查处治超非现场执法案件3384宗,客运非法营运案件371宗、客运普通违规案件92宗。实行非现场治超案件“指尖”办理,调查、送达、缴罚全程可通过微信程序线上办理,及时告知和纠正当事人违法行为,成为全省首个非现场治超线上办理的试点城市。
四是丰富普法形式和载体,营造良好法治氛围。以“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为抓手,结合信用交通、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等主题,通过集中培训学习、普法进社区、进公交站、进客运站场、设咨询点现场答疑等多种形式,大力开展交通运输普法宣传,今年来组织开展学法考试9场次,专题普法活动8场次,派发宣传单张约5000余份,营造学法守法用法的行业氛围。在局门户网站及政府信息公开平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198条,其中工作动态信息60条;通过“江门交通运输”新浪微博、微信公众号发布信息306条。以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为导向,多角度宣传解读法律法规政策,回应社会关切。
四、强化为民宗旨,进一步提升行政服务效能
(一)优化行政审批环节,畅通利企便民“最后一公里”。实现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即办率100%、办理时间压缩达94.5%。道路运输从业资格证换发手续进一步简化,实现1个工作日办结,累计节约4607人次客货运从业人员换证成本207.3万元。持续深化“证照分离”改革,积极开展我市交通运输领域2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证照分离”改革工作,累计办理“证照分离”审批业务8124宗。继续做好我局中小微企业快速响应专班工作,共办结78宗诉求工单,按时办结率100%,诉求办结平均时间约为1.04天,累计梳理工业企业200强事项清单20项,服务企业纾困解难,专项解决企业提出的关于高速通行及高速施工作业等问题,提升企业运输出行效率。
(二)深化简政放权,推进扩权赋能强县改革。自2024年2月1日起,将5 项市级行政职权事项赋权各县(市、区)实施,其中下放2项事项,委托3项事项,依法赋予县域发展更多主动作为空间,最大限度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便利化服务。
五、存在问题
(一)执法规范化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文书填制不规范,执法案卷制作质量有待提高,推行说理式执法工作力度仍不足,行政执法服务水平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交通队伍的法治教育培训力度需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法制审核和行政执法队伍中法律专业人员不足,执法队伍老龄化问题较为突出,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行政人员对规范性文件审查、公平竞争审查要素和流程把握不准,相关政策理解不透;工作人员学法热情不高、主动性不强,运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创新发展的理念有待进一步提高。
六、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进一步加强法治规范化建设。加强机关干部法治能力和执法素质培训。持续加强执法监督,结合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部署,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扎实开展行业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提高交通运输行业法治水平。
(二)持续推进行政审批“放管服”改革。根据省、市的统一部署,持续加强交通运输领域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开展行政执法事项(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清单梳理和动态管理工作。
(三)持续加大队伍培训教育力度。优化培训计划,通过警示教育和业务培训等方式,着力提升队伍法治素养、职业道德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抄送: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