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局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落实上级法治建设部署要求,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再创新佳绩。我局牵头负责的江门市“多证合一”“证照分离”改革成为首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职责情况
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一是坚持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亲任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将法治建设列为全局重点工作,召开党组会定期听取法治工作情况,谋划部署法治工作。二是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尊崇宪法,组织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新任科级干部两次宪法宣誓,组织宪法和民法典专题培训;专题听取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报告,开会研究行政诉讼案例,要求全员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程序。三是高度重视法治队伍建设。带头考试和申报行政执法证件,选优配强法制机构人员,保障法治工作经费,严明法治队伍建设,推动落实“会前学法”“任前考法”“市监讲堂”“谁执法谁普法”等多项举措,培养高素质法治队伍。四是切实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以“关键少数”带动全体干部,做好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和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等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干部在推进商事制度改革、质量强市、争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省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等工作中取得新成效。
二、2020年主要工作举措和成效
(一)严格依法行政,全面落地落实法治建设工作要求。一是全面梳理行政权力。完成市级赋权事项清理,全面梳理形成本级权责事项目录1983项,并主动向省市场监管局报送调整、取消权责事项,引起省局高度重视;协同研究下放镇街102个市场监管执法事项。二是以制度规范执法行为。推动落实我局行政执法“三项制度”、重大行政执法决定审理规则,开展年度执法检查和案卷评查,全省试点推行行政执法“两平台”。三是积极开展规范性文件审查和清理。先后保留、修订和废止17件政府和部门规范性文件,并对3件新出台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合法性审查。四是依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制定行政调解工作制度,成立行政调解委员会,加强和规范行政调解工作;做好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2020年共办结复议申请案件46宗、复议被申请案件2宗(均被复议机关维持),并办理18宗行政诉讼案件,全部由负责人出庭应诉,无败诉案例。五是普法活动不断深入。强化法治培训,举办《宪法》《民法典》专题讲座、市监讲堂80期、会前学法10期,对4名科级干部进行任前考法;以普法促守法,充分利用“3.15”“4.26”等主题日开展消费维权、知识产权、食品安全等宣传活动,创新推出“一监到底”网络直播执法活动51期,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二)强化依法防控,抓好市场监管和助力复工复产“两不误”。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场监管领域防控工作组和十个专项工作组,建立局党组统一领导的依法防控疫情工作机制,全局15个党支部均组建抗击疫情党员先锋队,260多名党员干部放弃春节假期和双休日,奋战在防疫第一线。二是强化帮扶指导。成立工作专班,实行驻场办公,强化防控物资供应保障,助力我市医用口罩生产企业由1家增长到15家,医用防护服、医用额温枪等企业实现零的突破;出台《支持个体工商户复工复产若干措施》《服务企业复工复产13条措施》,助力个体户和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三是依法防控监管。牵头抓好农贸市场和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推进“人员、产品、环境”核酸检测“应检尽检”;严禁野生动物交易,督促全市18家市场内65户野生动物经营户全部停止经营;发挥“哨点”作用,指导全市1716家零售药店借助“广东智慧食药监系统”登记上报43种退热类药品销售信息80余万条;开发建设市场智慧监管全程一体化平台,上线应用“邑餐食安”“邑校食安”等系统,全市学校食堂、大型餐饮企业100%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四是大力查处违法案件。积极查处涉及疫情防控违法案件,查获野生动物及其制品443只(件),移交案件线索12宗;查办的江门市某无纺布公司哄抬熔喷布价格案罚没3270多万元,成为疫情期间全省价格监管领域案值最大、罚没金额最多的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三)坚持法治引领,“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一是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坚持在法律框架下破难题促改革增活力,在全国首发营业执照全自动换发系统,营业执照可在银行网点“秒批”“秒换”“秒领”;在全国率先实现商事登记“智能湾区通”,并首推“江门市场监管智能许可平台”,实现食品经营许可“一网通办、智能审批”;商事登记“微信+智能化审批”扩展推进,2020年共办理智能审批业务13089宗;推出省市两级共275项“证照分离”全覆盖试点改革。系列改革持续激发市场活力,2020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0.27万户,同比增长9.03%;至12月底,市场主体总量达57.57万户,同比增13.64%。二是持续深化“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建设江门市市场智慧监管综合管理平台,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网络直播”模式。截至12月底,全市市场监管系统抽查市场主体5887家,其中抽查企业4399家,抽查比例4.93%,超额完成国家总局及省局抽查比例为3%的要求。11月份国家督查组对我市“双随机、一公开”工作督查考核,并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我市经验值得向全国复制推广。三是持续助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公平竞争审查、放心消费建设等工作,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
三、存在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局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一是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任务繁重,执法力量和能力明显不足;二是“放管服”改革力度仍需加大,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措施有待加强;三是随着机构改革和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监管领域不断扩展,监管履职存在薄弱环节。
四、2021年主要工作安排
(一)提升队伍法治意识和能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提高队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监管市场的能力;整合队伍执法力量,开展学法执法大练兵,培养市场监管全领域能手;研究制定“八五”普法规划,继续运用“会前学法”“市监讲堂”“一监到底”等方式强化法律知识学习和业务培训,提高执法队伍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能力。
(二)健全完善法治工作制度。根据机构改革和市场监管需要,研究制定2021年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法治制度并贯彻落实,为“十四五”时期法治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适应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改革需要,动态梳理调整权责清单,强化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三)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探索推进2021年法治实事项目,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推进产品准入改革和食品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切实抓好知识产权强市基础性工作;建立全市通用的“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标准化体系,推广运用“互联网+智慧监管”,打造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
(四)加强疫情防控和市场安全监管。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市场安全监管工作,建立健全疫情防控和市场安全监管长效机制,聚焦进口冷冻肉制品、冷链食品和水产品,持续加强农贸市场疫情防控;强化食品、“两品一械”、特种设备、工业产品安全监管,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市场安全监管攻坚战。
江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1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