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预付式消费已深入生活的众多领域,在健身娱乐、美容美发、食品餐饮、家政服务、汽车维修、共享单车等方面为消费者带来诸多便利与实惠。然而,在疫情期间,因客观原因,预付式消费引发了不少消费纠纷,特别是教育培训也成为了预付式消费纠纷的“重灾区”,主要涉及经营者经营不善“跑路”、变更服务地址或预付卡过期余额不退、使用限制不明示、违反合同约定等问题。为此,江门市消委会特此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盲目贪图便宜,谨慎选择预付式消费,切实做到三思而后行。
一、谨慎签订预付式消费合同。在健身娱乐、美容美发、食品餐饮、汽车维修等相关领域进行预付式消费前,应当查看经营者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件以便确认相关资质,并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其实际经营情况,尽量选择具有一定规模、市场信誉好、经营状态佳的企业。消费时,要与经营者签订相关预付式消费合同,约定双方权利义务,特别明确预付式消费的使用范围、期限、服务内容、退款条件和违约责任等事项。每次消费后,应当保存好购物凭证、服务约定、消费记录等相关凭证,以便于在发生消费纠纷时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警惕教育培训消费陷阱。通过试听体验课程、咨询了解其他学员评价、查看办学资质文件、查看课程资料等,全面确认培训机构是否具有办学资质,以及授课教师是否具有国家规定的任教资格等。在付款前,要先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合同,并仔细查阅所有合同条款,特别留意可能侵犯自身权益的格式条款等。针对培训费用、课时安排、上课地点、授课老师、退款条件及计算方式、违约责任等核心事项以及其他事前承诺的内容均应通过签订合同以书面形式进行约定,切勿轻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或约定。在面对培训机构推出的各类优惠套餐时,应对相关存在风险进行评估,谨慎选择跨学期、跨年度等需要一次性预付大量学费的套餐。在报名缴费后应当索要正规发票收据,并保留好所签合同、招生简章、宣传单张等凭证,以便发生纠纷时提供有力证据。
三、依法理性维权。根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商务部门负责全国单用途卡行业管理工作。据此,如出现预付卡消费纠纷,消费者可向商务部门或有关职能部门反映情况,也可以拨打12345或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依法理性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市消委会也在此呼吁广大行业企业强化自律规范,相关行业商会协会联合会应发挥监督作用,督促会员企业守法诚信,切实加强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广大企业也要做到诚信经营,做一个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有良知的经营者,坚持以消费者口碑赢取更大市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