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上午,在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来临之际,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市普法办公室、市司法局、市总工会联合蓬江区有关单位,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 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在蓬江区习近平法治思想主题公园(国际马拉松公园)举行2024年“宪法宣传周”(涉外法律服务宣传周)暨工会“一函两书”主题普法活动。为进一步加强全市涉外法治建设宣传力度,我市涉外法治建设作为重点宣传内容,在活动现场同步开展工作成果展示。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小龙出席活动,并对我市涉外法治工作进行调研指导。
江门市司法局高度重视本次涉外法治成果展示,安排1名粤港澳大湾区执业律师与1名涉外专委律师提供现场涉外法律服务咨询;提前向各县(市、区)及市有关单位重点收集案例选编、商事仲裁指引、涉外法治人才名录、知产服务指引、审判工作指引等有关涉外法治建设研究成果、视频和书籍资料,用于现场展示近年来我市开展涉外法治建设工作的丰硕成果。活动现场,值班律师和工作人员通过设立法律服务咨询台、发放涉外法律宣传资料、普法宣传手册等方式,向往来群众普及涉外法律知识,重点针对外贸企业宣传有关海外投资、知识产权保护、涉外合同风险、外贸法律风险防范等法律法规,并就现场企业代表和群众的问题提供精准涉外法律服务解答,得到现场领导嘉宾高度肯定和群众正面评价。
活动现场
近年来,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1+6+3”工作要求,坚持以“侨“为“桥”“四个强化”多维度探索,持续深化做优做强涉外涉侨法律服务,用心用情服务好广大华侨华人,走出了一条独具侨乡特色的涉外法治建设新路径。一是建机制。搭建涉外法治工作综合平台,成立市涉外法治工作专班,完善涉外法治工作综合平台和两级工作协调机制,先后制定《江门市华侨华人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出台学习深圳法治建设经验方案、《涉及华侨华人权益保护促进当事人和谐高效解决商事纠纷的安排》;二是搭平台。强化深江国际仲裁合作,高标准创建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三大商事争议解决专门化平台,首创“华侨调解+国际仲裁+司法确认”模式,以江门为支点,探索推进华侨调解、仲裁调解、律师调解等多元涉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仲裁新模式,全力打造珠江口西岸的商事争议解决服务优选地和国际商事仲裁服务的新高地。建立离岸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辟涉外法律服务专区,强化海外远程视频公证服务工作,制定《江门市涉外法律服务示范机构(公证机构)培育工作方案》,落实“公证减证便民提速”行动。在鹤山工业城中欧合作区设立涉外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组建涉外经贸法律服务律师团,涉外涉港澳台商事纠纷调解员等专业队伍,为我市居民提供涉外法律服务,为江门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三是育人才。强化涉外法治人才培育,积极参与涉外法治人才“广东特支计划”、涉外律师人才培养“粤律工程”,研究制定加快推动我市涉外律师人才引进、培养方案,组织涉外律师人才分层分类培训,做实涉外律师培育基础性工作;继续选派律师参与司法部、省司法厅举办的高端涉外法治人才培训班,加大应用型、复合型、国际型律师人才培养力度,持续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律师执业试点。
工作成效
目前,全市有1名律师入选全国律协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2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领军人才库,4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先锋人才库,5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新锐人才库,1名律师入选省涉外律师后备人才库,32名律师入选市涉外法律人才库,初步打造了一支具备国际视野的涉外法律人才队伍;成功举办以高质量法治助力江门高质量发展暨服务企业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大会、“以法惠企 粤行越稳”涉外法律服务江门专场等活动;创建“知侨法护侨益”、“侨都仲裁100问”、“侨仲连心”系列春茗会、“华侨华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等一批涉外法治品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