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山市作为全国著名侨乡,依托粤港澳大桥、深中通道、黄茅海大桥等交通动脉开通,加速融入大湾区经济圈。台山市司法局立足“安全与发展”双驱动,创新打造“智慧评估+区域协同”监管体系。在确保监管安全前提下,累计支持社区矫正对象经常性跨市、县就业45人,生产经营2人。
(社区矫正对象跨县市活动捕鱼申请听证会)
智慧赋能 外出申请应批尽批
2024年,台山市社区矫正中心通过考核验收,成为广东省首批、江门市首个省级智慧矫正中心。运用智慧管理模型,对外出申请的真实性、必要性、风险性进行综合研判分析,实现精准高效审批。建立复杂疑难个案多部门联席专题研讨机制,同步检察督察,规范社矫对象外出管理。针对涉海社矫对象经常性跨市县海域作业的情况,台山市司法局与检察、海事、渔业等部门联动施策,确保在矫渔民出海作业和接受矫正两不误。例如社矫对象杨某是渔民,有两个年幼的孩子,其女儿还患有疾病,由妻子在家照顾,其出海作业是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经听证,同意其跨市县海域申请,并为杨某“量身订制”矫正方案,实现有效监管和保障生计。2024年以来,全市外出申请403人次,同意申请403人次,全部安全有序。
跨区合作 外出监管安全可控
台山市司法局深化跨区域跨部门协作,与台山市人民检察院、新会区人民检察院、新会区司法局共同签署《关于建立社区矫正与检察监督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实现“协调监管、信息交换、全程闭环”的跨区社区矫正监管监督联动模式。对外出社矫对象落实异地协管,结合广东省社区矫正一体化平台科技监管,“司法e通”动态检测轨迹,实时核查矫正对象位置与动向,落实信息化核查全覆盖,实现外出期间全流程管控。实施分类监管,对不同个案,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实施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矫正方案。2024年以来,社矫对象外出监管有力有序,没有发生脱管漏管情况。
柔性关怀 外出管理成效彰显
通过智慧赋能和跨区域跨多部门协作,对社矫对象外出管理底气更足,既能放得出,也能管得住。在外出管理的柔性关怀下,社矫对象外出就业创业得到了支持,生计发展得到了保障,过激情绪得到了疏导,风险隐患也得到了化解。经同意外出的社区矫正对象在矫期间,能自觉接受社区矫正,服从监督管理,没有脱管漏管,还能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港籍个体工商户谭某某在台山市接受社区矫正,因其在江门鹤山、恩平、新会等地开设多家药店,考虑其经营管理的需要,经台山市人民检察院公开听证,台山市司法局同意其经常性跨市、县活动申请,谭某某连锁药店的生产经营得到了有力保障。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下一步,台山市司法局将持续深化“智慧+协作”工作模式,在实现有效监管的同时,保障社区矫正对象外出就业创业,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