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和节约集约利用,江门以台山为试点,在全省率先开展县级水权交易基准价定价机制研究,探索水资源市场化配置新路径,为全省县域水权交易改革提供“江门经验”。
打造用水权改革“江门样板”
3月20日,台山市水利局组织召开《台山市水权交易基准价定价机制研究报告》专家评审会,邀请5名省级专家及江门市水利局、台山市相关部门代表共同研讨。该研究立足台山市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实际,以节约水量为交易标的,科学统筹成本费用与合理收益,创新构建水权交易价格计算模型,并通过与国内多类型水权交易案例对比分析,形成分类定价机制。作为广东省首宗县级水权交易基准价研究成果,标志着江门市在水权交易制度体系化、规范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
激活水资源“生态价值”
台山市水权交易基准价机制以“节水反哺”为核心,通过明确交易价格依据,逐步推动水资源从“无偿占有”向“有偿取得”转变。一方面,该机制将交易收入专项用于灌溉节水工程的运维升级,形成“农业辅助工业、工业反哺农业”的良性循环,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另一方面,通过规范交易行为、明晰产权归属,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提供实践支撑,助力水生态产品价值高效转化。
绘就绿色发展实干图
江门将以台山市水权交易基准价定价机制为基础,深入推进用水权改革工作。一是强化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地方水权交易管理办法,明确交易流程与监管规则,确保市场化交易公开透明、有序运行。二是深化成果应用,总结经验并向全市推广,探索跨区域、跨行业水权交易模式,为全省构建统一水权交易市场打造江门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