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2024〕355号
2024年,市水利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省、市有关法治建设的工作部署要求,强化水利法治建设,全面依法履职尽责,以扎实的法治保障推动全市水利工作取得良好成效。我市连续6年获得省河湖长制工作考核“优秀”等次;台山市桂南水库灌区成为全省首个全国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化灌区建设试点;在全省率先推进河权改革;全省最大“节水贷”项目落地江门;连续三年在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绩效自评复核中排名第一。我局连续6年获江门市直机关单位绩效考核“优秀”等次,连续5年获江门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优秀”等次。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一)认真履行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局主要负责同志带头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不断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机制。制定《江门市水利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议、党组扩大会议和局务会议37次,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并落实政治要件闭环管理;听取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及政务公开、信访、政务服务情况汇报;督促班子成员及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依法办事,将履行法治建设职责和学法用法守法情况纳入班子成员、直属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年度述职内容。
(二)强化组织学习。市水利局党组严格执行省委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十项制度机制,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年度学习计划、党组(扩大)会议学习计划、年度学法计划、年度普法责任清单,持续健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制定《2024年度江门市水利局学法计划》,组织全体干部职工系统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一年来,我局采取各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35次,认真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等17部法律法规,不断提升水利系统干部职工法治素养。
(三)深入开展水利法治宣传。制定《江门市水利局2024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及普法责任清单,打造“以案释法”“送法下乡”“河长说法”三大普法品牌,积极参加“法治政府面对面”节目和申报中国政法大学举办的全国第七届“法治政府奖”。在西江碧道设置150米的普法宣传长廊,年内共开展普法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工地活动13次,组织开展“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节水宣传”“宪法宣传周”等活动24次,受理群众咨询600余人次。我市积极推进6宗水情水文化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其中蓬江区、鹤山市率先建成水文化科普教育展厅,被授予“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台山市水利科普馆科普教育基地正式揭牌,营造全民依法爱水护水治水浓厚氛围。
二、积极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大力推动江门水利高质量发展
(一)全力推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完成了《江门市水网建设规划(2026-2035年)》《江门市防洪规划》等多项重要规划的编制工作,储备了总投资规模超600亿元的水网骨干工程项目。一年来,全市启动和实施水利项目120宗,年度计划投资40.5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1.5亿元。稳步推进西江潭江流域跨界重点支流综合治理工程、中小河流治理工程、17宗增发国债水利项目、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及列入市民生实事的4宗中型灌区改造建设,大幅提升了我市的水安全保障能力。
(二)持续深入推进河湖依法治理。持续健全水质考评奖惩、河湖长制考核等工作机制,压实多级河湖长责任。率先以总河长令形式部署开展绿美碧带幸福河湖建设,4个项目入选2024年省级绿美碧带幸福河湖建设名单。依法打击非法洗砂洗泥作业,按时推进非法洗砂洗泥整改销号,我市整改工作成效得到华南督察局和省验收组的高度肯定。多途径稳步推进水塘河道清淤工作,累计完成清淤量679万立方米,清淤经验做法先后两次获省水利厅简报刊发推广。
(三)稳步夯实农村水利基础。完成台山广海湾、恩平锦江源大型灌区列入国家名录申报工作,年底前完成10宗中型灌区年度改造建设任务,将新增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30.8万亩。年底前全面建立农村供水县域统管机制,扎实推进台山广海湾湾区联合供水等6宗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全市农村供水规模化工程覆盖率稳定达97%、自来水普及率稳定达99.5%以上,新会区农村供水“三同五化”省级示范县初步建成,为乡村振兴和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坚实支撑。
(四)力促水资源和水生态价值有效转化。印发了《江门市水经济发展规划》,制定了《江门市全域水经济试点建设工作方案》,全力推进省级全域水经济试点市建设,稳步推动总投资34亿元的9大水经济试点项目落地实施。鹤山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河权改革机制,恩平市创新建立“一库一贷一中心N转化”机制入选“首届广东省十大生态环境创新案例”,新会区政银企合作获全省最大“节水贷”融资,贷款额度达3500万元,恩平市政银企合作推动小水电经营权抵押融资,贷款额度约3亿元。
三、健全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全力防范化解水利安全风险
(一)完善水旱灾害防御机制。修订了《江门市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预案》和《江门市水利局水利防汛防风应急响应工作方案》,落细落实应急响应联动“叫应”机制,各级水利部门今年累计开展防汛应急演练132场次,参加人员共6132人次。健全排查问题清单闭环整改机制,汛期闭环整改隐患问题510余宗。完善西江、潭江流域联调联控机制,科学统筹水库防汛蓄水工作,成功应对“龙舟水”、西江4次编号洪水、台风“马力斯”“派比安”“摩羯”以及多轮明显强降雨过程带来的灾害影响,全市没有出现水利工程重大险情和人员伤亡报告。
(二)大力打击水事违法行为。出台《提升江门市水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的实施方案》,严厉打击各类水事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全市共立案水事违法案件25宗,处罚111.4万元;累计巡查600次,累计巡查河道27939公里。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联合执法机制,与公安、海事等部门以及珠海、中山、佛山水利(水务)部门签订联合执法协议,组织开展联合执法专项行动,高压震慑违法违规水事行为。
(三)坚决维护水利领域平安稳定。坚决履行“管行业管领域必须管安全管稳定”工作责任,加大力度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落实1240宗隐患问题整改,全市水利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全面排查工程欠薪、移民房屋安置等隐患矛盾风险,在职能范围内开展信访处置化解各项工作,群众合理诉求基本得到解决,未发生因信访投诉处理不当引发舆情事件、重大群体性事件或者重大集体上访事件。
四、强化水利法治建设,大力提升依法行政效能
(一)强化科学民主决策。修订了《江门市水利局财务管理制度》《江门市水利局水行政监督检查责任制度》等多项内控制度,制定了《江门市重点跨界河湖联合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江门市跨界重点河流执法协作机制》《江门市河湖长制工作监督检查制度》《江门市水利局重大水事违法案件挂牌督办制度(试行)》等多项管理制度,优化完善决策流程,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推进《江门市水网建设规划(2026-2035年)》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执行相关程序,确保合法合规。同时,严格落实法律顾问制度,全面保障各项行政行为依法依规。
(二)依法规范行政权力运行。出台《江门市水利局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工作任务清单》,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制定《江门市水利局水利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工作管理制度》,严格落实依法采购、招标文件审查制度。精简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流程,今年共受理行政许可事项16宗,办结率和满意度达100%,实现零投诉;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特殊程序审批时间从建议承诺时限95天压减至30天,水利政务服务提质增速。
(三)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强化政府信息监督管理,加大政策发布解读力度,在局网站主动公开政府信息264条,全年受理信息公开申请8件并全部按时答复。举办水利系统网络安全培训、保密安全培训等活动,提升网络安全意识,依法提升政务公开工作水平。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存在问题
一是普法宣传深度广度不够。水普法工作按部就班,仅依靠“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安全生产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缺乏创新亮点。
二是行业监督检查力度有待提高。主动靠前服务意识不强,事中事后监管力度有待进一步提高,执法监督质效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各县(市、区)水利部门监督不够及时、精准,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个别执法不规范的问题。
三是规范化执法能力水平仍需提升。机构改革后,水行政执法队伍综合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时期依法治水的需要,水行政执法“宽松软”现象依然存在,规范化执法能力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市水利局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任务,坚持依法行政、标准服务、精准普法、严格执法一体推进,全力提升依法治水管水能力水平。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准确把握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拓展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广度深度,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转化为依法治水管水护水的强大动力和生动实践。
二是持续落实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贯彻落实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增强自身执法素养,提高依法执法水平,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把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作为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施途径,推动实施更高效、更规范、更透明的法治政府建设。
三是创新水法治宣传教育模式。结合行业特点,创新宣传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深化“谁主管谁负责、谁执法谁普法、谁负责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新机制、新手段,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依法行政各环节和全过程,提高管理服务对象和社会公众遵守水法律法规的自觉性。
四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围绕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目标,深入推进水利公共资源交易法治化、规范化、透明化,提高公共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益。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提高水行政审批效率,节约群众、企业跑动次数和办事成本,以高效、便捷、优质的政务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再优化。
江门市水利局
2024年11月29日
(联系人:余小姐,电话:3887392)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