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开平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生态环境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法治建设重大部署,紧密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推动法治广东建设,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广东省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立足开平市生态环境工作实际,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1.党政主要负责人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党政主要负责人带头尊崇法治、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听取有关工作汇报,并印发《2023年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督促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2.提高思想认识,紧抓“关键少数”。将领导干部学法纳入局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通过召开局党组会、干部职工大会、支部党员大会,组织局系统党员干部及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3.强化学法用法,提升依法行政能力。组织开展执法证考证换证工作,督促参考人员进行法律知识考前培训学习,保证在编人员执法资格全覆盖,切实提高行政执法水平。组织单位领导干部观看网上庭审活动,增强法制思维。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年度在线学法考试,参考率及优秀率均达100%。组织行政执法人员参加各级法治专题培训,及时学习生态环境领域新法新规新策,以扎实的法治理论指导具体实践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行政决策制度体系,提升决策执行力和公信力
1.强化依法决策。始终牢固树立依法决策意识,严格遵循法定权限和程序作出决策,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核全覆盖,确保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2023年,我局无重大行政决策事项。
2.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健全行政规范性文件动态清理工作机制,全面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的实施后评估工作。今年我局已组织开展内部评查工作,确保规范性文件的有效执行。
3.聘请常年法律顾问提供法律服务。将法律顾问提出法律意见作为依法决策的重要程序,2023年以来共审查合同协议22份,代理行政复议答复案件3宗,行政诉讼应诉案件1宗。法律顾问对行政执法进行常态化把关,降低生态环境执法潜在的法律风险,为依法合规行政提供强力保障。
(三)聚焦群众满意,切实履行政府职能
1.持续优化环评服务,助力重点项目快速推进。一是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大幅缩短办结时限。依托国家环评管理系统,落实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2023年以来,我局高效办理环评项目审批共76项,总投资超过30亿元。二是依法缩小环评审批范围,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告知承诺制审批、豁免或简化审批等方面的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今年以来,我局实行环评告知承诺制审批建设项目1个,豁免环评项目14个,简化环评编制内容项目10个。三是加强环评项目审查,严格把关项目准入。在受理阶段对于污染较大、污染治理设施不符要求等项目及时退件,并制止新上淘汰类生产设备和不符合规划的产业项目。在环评文件质量审查阶段,要求评估单位提高评审标准。通过环评审批严格把关,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2.推进排污许可提质增效,提高排污许可监管效能。一是加大推进排污许可发证登记工作力度,2023年累计发证172个。二是按照“双百”任务工作要求,结合上级抽查发现问题,分级分类处置,对照各行业《技术规范》,对存在问题企业逐一核实,及时与企业对接存在的问题,帮扶指导企业开展变更。三是对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的排污单位,提前进行提醒,督促其依法变更、延续排污许可证。
3.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充分利用双随机执法监管模式,按时完成随机抽查目标,截至10月底,共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执法检查企业200家,出动执法人员400人次,现场检查发现问题14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执法人员现场责令企业限期整改,目前均已完成整改。
4.强化生态环境执法监管,推动环境整治取得新突破。不断优化执法方式,稳步提升执法效能。一方面,优化环境执法方式,对轻微违法行为、没有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加强指导帮扶,依法从轻、减轻或不予行政处罚。2023年以来,作出从轻、减轻行政处罚案件12宗,合计减轻罚款数额74.878万元;作出不予行政处罚案件3宗,合计不罚罚款数额53.52万元。另一方面,保持打击生态环境违法行为高压态势。截至10月底,共出动执法人员3617人次,检查企业1541家次,共计立案处罚环境违法行为39宗,处罚金额527.545万元,其中,移送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案件6宗,发现涉嫌污染环境犯罪线索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宗,无按日计罚、查封扣押、责令停产整治案件。
5.扎实做好信访工作,有效解决环境信访矛盾。我局秉承“严真细实快”的工作理念,依法及时处理各类环境举报投诉,有效解决群众环境信访问题。截至2023年10月底,共收到环境投诉案件593宗,信访办结率98.8%。面对重复投诉案件偏多、信访案件地域分散、“楼企”问题突出的情况,执法队伍积极主动作为,综合运用污染源头追踪、监测检测、上门走访、信息沟通和公开等手段,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妥善化解了群众矛盾,维护了社会稳定。
(四)多项措施并举,加大全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
一是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深入推进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并公示2023年度普法责任清单。充分利用机关、窗口LED显示屏、宣传栏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法治思想及生态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自身法治宣传阵地建设。二是坚持互联网+法治宣传思维,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活动。充分运用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常态化宣传生态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突出重点任务和重要节点普法宣传,举办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系列宣教活动,包括“核”力筑梦 共赴未来——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科普线下活动、“从协议到协力:复元生物多样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六五环境日等,引导群众树立良好的生态价值观,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三是细化实化精准普法,主动靠前服务。通过现场指导、面对面沟通等方式,针对企业环评办理、生产工艺、污染防治、危废处理等环保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帮助企业补足“短板”,提高单位法治意识和守法能力,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二、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回顾2023年以来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仍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干部职工的法学理论学习有待进一步加强,专门法的学习和基础法的学习往往是分别开展的,两者之间缺乏有效的结合;二是干部职工运用“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来解决生态环境管理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推动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仍需持续发力。尽管我局的普法力度持续加强,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如社会公众在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方面缺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参与度也较低。同时,部分企业在追求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轻视环境保护的问题,重发展轻保护的思想仍广泛存在;四是生态环境普法工作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内容有待丰富,形式有待创新。
三、2024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是贯彻落实开平市委、市政府及上级生态环境部门有关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部署,党政主要负责人继续切实履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对全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科学谋划,完善领导干部学法、依法决策、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等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对环境行政执法人员以及法制审核人员的培训,学习先进市区执法经验,组织开展学习大讲堂活动、执法大练兵、环保巡查员大比武等活动,提升执法业务技能,尽量减少和化解各类生态环境行政纠纷。三是加强与学校、企业、社区和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的沟通互动,结合社会时事热点,联系实际工作开展系列专题普法活动,营造浓厚法治氛围。
江门市生态环境局开平分局
2023年11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