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开平市积极探索绿色发展路径,通过践行“两山”理念、推动新桥水EOD项目,创新生态经济模式、深化“无废城市”建设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深化“两山”理念,推动经济绿色发展。
2024年,印发《开平市2024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工作要点》《开平市落实“两山指数”建设指标2024年目标任务》《开平市“两山”建设重点工程项目2024年度计划表》《开平市2024年度“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考核办法》等工作文件,围绕推动金山银山转化、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行政区品牌、健全长效机制等方面,详细布置重点工程及考核保障措施。持续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转化成果,稳步推进91项“两山”建设重点项目。具体包括:包括构筑绿水青山类73个,推动两山转化类14个,建立长效机制类4个,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83项。依托“两山”转化理念,“开平优品”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推出1个县级和8个镇级行政区品牌,形成“1+8”的品牌矩阵,有力推动开平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打造EOD项目开平样板,创新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新桥水水环境综合整治与城乡产业融合绿色发展(EOD)项目成功纳入省级EOD项目库,成为江门地区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入库的EOD项目。通过打造新桥水EOD模式项目,为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创造条件,该项目总投资15.36亿元,可向银行申请贷款11.8亿元,减少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资金投入,有效缓解财政压力。项目实施后,新桥水流域的电镀生产废水排放量将实现63%的减排,通过强力补齐环境基础治理设施短板和历史欠账,大大削减新桥水入潭江污染负荷,推动下游潭江国考牛湾断面水质持续改善,为区域特色产业的建设运营提供稳定优质的生态环境基底。目前,项目已完成实施主体招标工作,正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建设。该项目的实施,探索出一条产业开发项目反哺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建设与运营的新路径,不仅提升了区域整体价值,还为全省绿色共富高地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开平经验。
三、深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开平市委市政府对 “无废城市” 建设工作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坚持全市一盘棋,印发《开平市“无废城市细胞”创建工作方案》,突出各镇(街)、各行业特色,以点带面,截至2024年,我市共创建44个“无废城市细胞”,超额完成江门市“无废办”下达任务, 全面协调推进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推动相关行业、领域高质量发展。为助力城市绿色发展,开平市生态环境部门牵头制定了详细的工作任务清单,并成功获得省“无废县区”建设支持资金400万元。同时,通过政策宣讲、知识竞赛、派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理念,营造了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明确由市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进而构建起分管市领导靠前指挥、6个工作专班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同推进的“1+6+N” 协调联动工作机制。这一机制使得“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推进体系目标清晰、分工合理、推进有力、衔接有序。在其推动下,开平市固体废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筑牢了坚实基础。